当前位置: 首页 > 足球 > 中超

足协“护哨”引众怒!泰山申诉遇“指鹿为马”,中超乱判潮要来了

2025-09-19 23:17:47

当一场足球比赛的结果不再由球员的奔跑与拼抢决定,而是被裁判的哨声随意左右,联赛的根基便已开始动摇。前不久,山东泰山俱乐部针对买买提江执法争议提出的申诉,不仅没能等来中国足协的公正回应,反而因足协“指鹿为马”般的态度彻底点燃球迷怒火——问题裁判若持续被“撑腰”,难道中超真要迎来一场肆无忌惮的“乱判潮”?



事件的导火索,是上海申花与山东泰山那场焦点战里两个无法回避的争议判罚。第18分钟,泰山队刘洋的传中明显击中申花后卫马纳法张开的手臂,慢镜头清晰显示手臂超出自然防守姿态,这是足球规则中典型的点球场景,可主裁判买买提江毫无表示,VAR介入后仍维持“无犯规”结论;第64分钟,申花球员汪海健的角球破门,前提是队友李可在禁区内明显推搡泰山门将王大雷,导致门将失去平衡无法扑救。在这样的干扰动作下,买买提江依旧认定进球有效。两次关键判罚的偏差,直接扭转了比赛走向,也让泰山队的努力与汗水付诸东流。

赛后,泰山俱乐部依规收集证据,向中国足协提交申诉,这本是维护自身权益、推动联赛公平的合理举动。可中国足协的应对,却透着一股令人失望的敷衍与偏袒:既未及时公开调查进展,也未对争议判罚给出有说服力的解释,反而隐隐将“错判”合理化,仿佛球迷与球队看到的事实都是“误判”。这种“护哨”姿态,本质上就是对公平竞赛原则的漠视——当裁判的明显失误能被轻飘飘带过,当球队的正当申诉被变相驳回,联赛的“公正”二字,正在球迷的质疑声中逐渐褪色。



更令人担忧的是,足协此次的态度,可能成为“乱判潮”的开端。若问题裁判无需为失误负责,甚至能得到官方“撑腰”,未来的中超赛场,裁判的主观意志会不会凌驾于规则之上?会不会有球队因为裁判的倾向性判罚,平白错失胜利、丢掉积分?今天是泰山队遭不公对待,明天就可能是其他球队陷入同样的困境。当比赛结果不再取决于实力与拼搏,而是取决于裁判的哨声,中超联赛的竞技价值将荡然无存,球迷对足球的热爱与信任,也会在一次次失望中被消磨殆尽。

要知道,球迷愿意熬夜看球、为球队呐喊,赞助商愿意投入资金、支持联赛发展,核心都是因为“公平”二字。一旦公平的根基崩塌,球迷会用“不关注”投票,赞助商也会用“撤资”离场,到那时,中超联赛面临的就不只是“混乱”,而是更深层次的生存危机。



中国足协作为联赛的管理者,本该是公平的“守护者”,而非“破坏者”。眼下,唯有正视泰山俱乐部的申诉,公开、透明地调查这次争议判罚,让问题裁判承担应有的责任,才能挽回球迷的信任,守住中超的底线。否则,若继续“护哨”下去,“乱判潮”的阴影一旦笼罩赛场,再想重建联赛公信力,恐怕就难如登天了。

(图片均来自网络图库,若有侵权请联系删除)